找到相关内容1997篇,用时25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宁玛派《中观庄严论》评介

    有之理(第63颂至第66颂)。  己一又分作两部分:庚一、根本因(第1颂);庚二、成立彼之理(第2颂至第62颂)。这里第一颂中,以“离一多性故”一句,举出了后来被称为“中观五大因”之一的“离一多因...12]和掺杂无二派各别进行了破斥。  在破假相唯识师的时候,《本论》先以第52颂简述其宗见,复以第53颂概括破斥。其后,又以第54至60颂,分别从认识论的角度,详细破斥该宗所承许的实一识的非理性;...

    陈敬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44061113.html
  • “无能胜”的含义

    有,更彻底把尽虚空世界所有佛士,一笔勾销。一切染净因缘没有了,显现诸法的“我心”,又将何处!这种不定一法的精神,唯佛与佛乃能证知,非凡夫、二乘、权位菩萨,所能胜过,故名曰无能胜。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54648722.html
  • 唯识学的第三次译传

    依赖世俗名言诠表和模式。  而胜义谛(即殊胜道理的真理观)根本不承认、不增益遍计所执性存在模式的补特伽罗中有我体性和一切法中有我体性,所以认为世间的诠表和模式是非真正的、或假的,而不是说补特伽罗中和一切法中有假我体性,只是说我体性根本没有。世俗承认的真实,只是有我体性,既不承认有真我体性,哪里又有假我体性?更提不到心所有法能有见分相分变似假我假法,所以只能是“非真正能有,于中人我法我...

    韩镜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91569066.html
  • 出离心与菩提心

    出离心与菩提心   越尘居士  齐愍:   如何菩萨的“出离心”要看如何此菩萨的“菩提心”。严格的说,发起趋向无上正等正觉的菩提心,则本身含摄了最究竟的出离,不需要另外再“出离心”了,有如此立者,说明在“菩提心”的上有比较与人为善的考虑尔。正因为此,才要对这种”出离心”小心对待,免得误会前辈苦心经营一番。   二麻子:   是你离题了还是麻子没看懂?   麻子觉得你原贴是在强调...

    越尘居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93074530.html
  • 问:念佛同修如何才能保持精进念佛的道心?

    实修中得到真切的体验,获得法喜。沐浴在阿弥陀佛光明中,念佛的道心才能有进无退。须知,凡夫众生道力怯弱,多有退转。而皈投阿弥陀佛悲愿之海中,弥陀之光明便会摄受我等众生,于涅盘净土。...

    佚名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5/10031077545.html
  • 问:什么是东方三圣?

    东方三圣,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如来,以及他的左胁侍日光遍照菩萨和右胁侍月光遍照菩萨。药师佛的形象一般是一手持药钵,一手持药丸。表现东方药师净土最丰富的形象,是敦煌莫高窟的经变画。 药师如来在作菩萨时,曾发过十二大愿,以解救众生。十二愿是:第一自他身光明炽盛,第二威德巍巍开晓众生,第三使众生饱满所欲而无乏少,第四使一切众生大乘,第五使一切众生行梵行具三聚戒,第六使一切不具备诸根完具,...

    佚名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5/10111077966.html
  • 瑜伽行派早期之有无说

    之辨明与证悟,是佛教的基本诉求之一。特别是到了大乘佛教,从解脱中心论转到了菩提中心论上,更以这方面为其教法的基础与根本。从大乘佛教的阶段发展看,中观行派与瑜伽行派展示出不同的特色。中观行派偏重在对...意趣,一切法本来是空,但凡夫于此执为有或者无。此有与无之执着,是源于心识之虚妄忆想分别,但其发生的中介是言说。具体而言,一切法无非是言说之,或者说是假名、假名施设,即名言之假、假施设。这样,...

    周贵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9393474009.html
  • 何谓性空正见

    ,那就变成很多很多的夏坝活佛啦!这样一来,心不是夏坝活佛,身体也不是夏坝活佛,那么除了心和身之外,何来夏坝活佛呢?当人们未做深刻观察的时候,因缘和合的如梦境或影子般的一个聚合体,被了一个假名,人们...就是假名的。既然是假名的,那就是如梦如幻的。既然是如梦如幻的,那就是体性皆空的。了知这样的道理,就叫性空正见。   我先解释一下什么是佛?唐朝以前的时候,不念“佛陀”,而念“普陀”或“布达”...

    夏坝仁波切

    |空性|性空正见|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9/07485129109.html
  • 八廓街与大昭寺——游在雪域高原

    神殿(大昭寺前身)举行盛大开光庆典时,文成公主对大臣那阐布交代:“我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金像需挪个地方。迁移此像时……由南门进入拉萨幻显神殿,把金像藏在神殿的一间护房中,然后在护房的门上画上文殊菩萨像。适当的时候,自有胆识超群之士把它发掘出来。同时,请把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迁移到惹冒切寺。这样一来,久而久之,汉人对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就会如高悬虚空的明月,想得到也得不到了。”松赞干布去世后,...

    斯雄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00843377.html
  • 中观宗“不许诸法有自相”的问题

    中观宗“不许诸法有自相”的问题法尊法师--佛护、月称的中观宗问题讲座之一  我国西藏所传习的中观宗:“不许一切法有自相,乃至名言中亦不许有自相、有自性等”,但许世俗法能生所生、能作所作等一切作用。这是极为深细的问题。这不仅和唯识师等的主张不同,就是在中观宗的内部、和清辩论师等也是极其不一致的。这里也要涉及如何“二谛”的问题。  总的说来,凡许诸法自相为胜义有的,被称为“实事师”。婆沙师、...

    法尊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03945555.html